而終端的使用也因為BIM的導入而更具多樣化,例如物業(yè)管理、設備制造、軟件信息服務、技職訓練與認證等行業(yè),均可因此而進入到工程產業(yè)鏈,增加工程產業(yè)鏈的廣度與整體產業(yè)的產值規(guī)模。在這個加大且加深的產業(yè)鏈當中的個體,也將有更多更佳的選擇,與其他個體形成策略聯盟,針對特定的目標市場進行攻掠。若以上的生產流程改造工程得以順利完成,可預見的未來,不具備BIM能力的廠商,可能即不具備參與大型或復雜案件的競爭能力。
四、減少糾紛
傳統(tǒng)上,建筑師和業(yè)主討論建筑設計方案,都是在設計圖上討論,可能會造成溝通了解上面的盲點,至于BIM所產生的三維信息模型,將所有的設計條件參數化,可以從不同的參數內容形成另一個替代方案,建筑師與業(yè)主可以進行充分的討論,選出最適合的設計方案,將雙方的立場由對立轉為協同,溝通變得更為清楚透明化,減少設計方案在中期修改或再度翻案的機會。
五、工作的跨越
以往的工作內容總是劃分的很清楚,建筑師和土木工程師之間的工作內容劃分清楚,總是一個階段后再進行討論,無法進行隨時隨地的變更討論,且互相銜接的接口不容易分清楚,導致可能建筑師的圖和結構工程師的圖都是對的,但放在一起之后,便合不起來了,要花相當多的時間進行修改。但如果利用BIM的概念,建筑師和土木工程師便可以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交流,用相同的模型,用共通的語言,進行雙向式的探討,這樣的工作就像個團隊,可以達到良好的溝通,專業(yè)間的界面重疊處銜接清楚,減少設計內容相互抵觸的現象。
六、建筑信息整合
以往數據含量大,各種平面圖、立面圖、結構圖等,都處于不同檔案,要修改總是分別將檔案修改,而且修改過后可能還是會有些微誤差,要經過多次校正檢核,才可以確保圖紙的正確性,但若利用建筑信息模型,所有信息都處于同一個模型當中,如有變更設計,所有的信息都會跟著更動而自動更動,陸續(xù)的各種平面圖、立面圖、結構圖也都會一起變動,這樣就不用一一的去校正,省去了大量的溝通校正時間,當然也減少錯誤及遺漏的可能性。